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2的文章

中醫來幫忙—別被癌因性疲憊症打倒 / 佑昌院 王彥喬醫師

1名65歲林姓男子罹患大腸癌第3期,經過多次手術、化學和放射治療,病情穩定控制,然而患者這幾年來時常感到疲累,即使有充分睡眠與休息,疲累感依然不減,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和工作表現,因此轉求診中醫。  什麼是癌因性疲憊症?  癌因性疲憊症 (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 是癌症病人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身裡與心理產生的一系列不適, 包含疲勞、疼痛、營養失調、睡眠障礙、憂鬱、貧血等等症狀 ;臨床上高達9成的癌症患者都會產生癌因性疲憊症,這對於生活品質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患者甚至會因此失去抗癌的意志。癌症病人產生疲憊時大多以為休息就會緩解,但對於癌症病人而言,疲憊並不是由於活動或勞累造成,也不會因休息或睡眠而得到緩解。 若是不主動向醫療人員求助,癌因性疲憊症的問題很容易被忽略,而無法得到適當處置。  中醫如何看待癌因性疲憊症?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待癌因性疲憊症,主要會以患者整體的症狀來作診療。疲倦在中醫屬 氣虛、陽虛、虛勞 等範疇,主要以 補氣、溫陽 等方法治療;合併癌症放、化療時,偏屬於熱、毒等影響,會導致虛實夾雜、或其他肝鬱脾虛等症狀,因此治療上需依據治療的過程、癌症和疲倦的嚴重程度、考慮其他相關因素後,由中醫師辯證論治並開立處方。  針灸與中藥並治可有效改善疲憊  目前有許多醫學期刊上提到中醫藥對於癌因性疲憊症有所幫助,例如 黃耆、黨參 ;另外 針灸 合谷、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陰陵泉 等穴道,可有效降低疲倦程度,改善生活品質。 癌因性疲憊症的病患除了運動和飲食調整之外,在中醫師的診斷下配合使用中藥及針灸治療可使症狀減輕,不但能讓患者撐過西醫部分的療程,也可以保有體力精神面對工作和生活。  癌症病友伴有癌因性疲憊症的比率不低,但癌症本身及正在接受的治療方式可能差異頗大,需和中醫師溝通目前治療的情況,找出目前疲倦是否和其他 原因相關,例如營養不良?腹瀉?疼痛?貧血?睡眠不好或是壓力大等等。如 經由醫師判別目前疲倦的程度,並了解正在接受治療的類型,以及對西醫治療 的反應等,確認疲勞與疾病惡化或復發相關性不高,則可配合使用中醫治療。 ✎ People vector created by pch.vector - www.freepik.com

中醫幫助緩解施打疫苗不適症狀 / 屏東院 陳俐彣醫師

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由於免疫反應被激活,可能產生種種不適,常見副作用,如:針扎處疼痛、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一般而言,這些症狀約可在接種後三天漸漸得到緩解;由於體質差異,少數民眾所承受之不適感可能較為劇烈、持續較長時間,此時則可考慮以中醫進行調理,以緩解接種疫苗產生的副作用。  以中醫理論而言,接種副作用類似感冒後遺症,是因「風寒濕的邪氣」侵犯「人體的正氣」所引起,故治療以『扶正祛邪』為準則,健脾胃、補益正氣,以抵禦外來邪氣。」  施打疫苗前  中醫透過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減緩接種不適。  施打疫苗後  持續疲倦、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在手臂針扎處也呈現大面積紅腫熱痛的症狀,透過祛散風寒濕的中藥,調整因免疫反應所造成的體內耗損,又針對注射部位的紅腫處施以清熱解毒的藥物,並以 針灸 及 外敷膏藥 為其治療,幫助局部消炎並促進循環,一週後不適狀況即逐步改善,注射處也漸漸退紅消腫。  婦科加強調養  臨床觀察到女性患者接種疫苗後,當月常會影響月經經行及造成經痛或延後等不適。可以加入適合患者體質的中藥來溫經暖宮,幫助經血排出,並在經期結束後 加強補氣養血 ,以利婦科調養。 最後建議以下幾點,以減緩疫苗副作用:  1.打疫苗前後三天少吃烤、炸、辣、甜、酒、冰品。   2.打疫苗後多補充水分、保持充足睡眠、健康均衡飲食 ,才是提升免疫力的正確觀念。 當我們擁有足以抵禦外來病毒的抵抗力時,自然就不用擔心接踵而來的挑戰。 ✎ Background vector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

告別疫年,用好料迎接福年 / 潮州院 廖御鈞醫師

今年在疫情籠罩之下,大家工作與生活上多少比較辛苦與緊繃,好不容易疫情趨緩,也快要過年了,大家可以好好放鬆一下,但在享受這假期之中,除了防疫不可鬆懈外,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不要心情放鬆了,卻因為沒有注意到飲食控制,而加重了身體負擔。 尤其是有三高的朋友更要注意飲食的控制。下面三大類食物只要取捨得宜,就可以享受美食並且可以維持我們血壓、血脂、血糖平衡,平平安安過個好年。  1.多多益善類  黑木耳  黑木耳富含膳食纖維,其可溶性纖維能降低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減少產生血栓的機會,也可減緩醣類吸收,調節控制血糖濃度。  深綠色蔬菜  深綠色蔬菜都是纖維、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劑非常好的來源。  2.淺嚐即止類  加工食品  如貢丸、燕餃、魚餃、香腸、肉乾、臘肉、魷魚絲、餅乾、火鍋醬。這類食品油脂含量高、口味較鹹,甚至還有加糖調味,是三高族要特別注意的。  堅果零食類  如瓜子、花生、腰果、核桃、開心果等,堅果是營養很高的食物,少量養生,過量則容易導致油脂攝入過多。而且堅果在製造過程中,會加入大量糖鹽等調料,容易引起咽喉乾燥。  3.輔助消脂類  這類飲品在飽餐之後飲用,可以增加脂肪的代謝,減少脂肪在身體的堆積。  烏梅仙楂茶  • 材料: 烏梅10顆、山楂30克、陳皮5克、甘草3克  • 作法:  1.將材料洗淨,用2000cc水煮滾後,小火煮30分熄火。  2.可依口味,適量加入紅糖。  炒決明子茶  • 材料: 炒決明子10克、山楂5克、烏梅1顆  • 作法:  1.將材料洗淨,用300cc水煮滾後,熄火燜五分鐘。  2.注意決明子有輕微利尿作用,不適合下午五點後飲用  在過年期間,會有很多應景的食物和零食,這些美味的食物常叫人一口接一口,一旦過量,超出身體負荷,很容易就出問題。保持健康 才能讓未來的一年順利平安、福壽雙全。

用中醫改善三高,活出人生新高度! / 佑昌院 翁鈺明醫師

三高,分別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既然常常將三高相提並論,顯然這三個疾病有相互影響的關係。三個疾病的交互關係簡圖如下。  高血糖會引起腎臟負荷加大,腎臟中具有調控血壓的激素,因此血壓更加難以調控;高血糖也同時會使分解三酸甘油酯的脂解酶活性降低,引起高血脂;最後,高血脂會讓血液變得黏稠,以及在動脈內壁形成脂肪沉積,血管因而變窄,綜合因素之下使得血管阻力提高,進而形成高血壓。三者之間雖會獨立存在但也會相互影響。  治療難搞的三角關係,中西醫各有長處。  西藥 控制三高,大多就是利用接受器阻斷的方式或是促進激素釋放的方式控制病情,但是其實身體會疲乏,依賴藥物,總有一天,藥效也會持續降低,如果效果不好,就是不斷的換後線藥物,身體也會難以忍受。這種藥效疲乏就像是拉鬆的橡皮筋,得出更大的力量才能將已經鬆弛的橡皮筋更加拉開。  中醫 的強項在於避免療效疲乏的結果產生,並且對肝腎沒有副作用。  治療高血壓,首先排除高血脂與高血糖的關係。  1. 高血脂 在中醫理論中屬於「痰濁」、「瘀血」。而「痰、瘀」,廣義來說就是屬於身體代謝廢物的阻滯。如何杜絕痰的增生,脾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以中醫的角度,對於高血脂的患者,會給予 健脾燥濕 的藥物,杜絕痰之根源,並且增強活血化瘀,就是俗稱的「 通血路 」;以及搭配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可以降血脂的中藥(例如澤瀉)。如此各個中藥互相合作,共同退敵。  2. 高血糖 ,在中醫來說就是「消渴」,「消」就是食物、能量消耗得很快,呈現容易疲勞的狀態;「渴」就是容易口渴,呈現燥熱的狀態。當出現以上的症狀,身體就像是水量不足的汽車,動力不足以及過熱並見。 以正常生理來說,血糖最後儲存在肝臟與肌肉中,血糖才會降低。所以中醫就是幫助補充汽車的水箱並且降溫,以及搭配可以將血糖轉化成肝醣儲存的中藥(例如桑葉),如此便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在討論完高血脂與高血糖之後,只剩下孤立的 高血壓 。撇除前面兩個惱人的疾病,高血壓相對簡單許多。血壓的調控,會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環境因素比較好剔除,比如說白袍恐懼症、考試緊張等等。 剩下的因素簡單區分,就是分為實火與虛火,我們聽到「體內有火」都大概知道多少與血壓有關係,而中醫師的責任就在於將身體的火區分開來,並且酌加緩解血管痙攣與軟化血管的中藥,讓患者的血壓得以控制。 ✎ Medical vector created by pikisu

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當心頸椎提早退化! / 鳳山院 劉得鐿醫師

現代人手機、平板電腦不離手,不論是玩手遊、看影片、Line互動,都很容易沉溺其中。特別是春節期間,更容易長時間追劇聊天。  低頭看手機,頸部承受的壓力極大,長時間低頭而不進行適當活動,易造成頸部肌肉僵硬,甚至頸椎提早退化。所以以往老年人易得的頸椎症候群,如今卻時常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頸椎症候群可造成的症狀極為廣泛,常見的有肩頸僵硬、疼痛、手腳麻木、無力、肌肉萎縮、暈眩、頭痛、視力模糊,更嚴重時甚至伴隨排尿困難、尿失禁等症狀。  如何預防以及舒緩  1.調整姿勢  使用可伸縮式的手機架,調整高度到鼻子附近,如此不用低頭,即可輕鬆看到螢幕。 2.伸展動作  埋頭工作,或長時間看手機、電腦時,每隔15分鐘,做一次肩頸部肌肉群的伸展,將頭部分別向前、後、左、右的方向伸展、每個方向5秒鐘即可,四個方向做完只要20秒,就可以預防頸部肌肉僵硬喔!提醒一下,向左右伸展時,可用單手按壓頭部(圖1);向前伸展時,雙手抱頭加壓(圖2);向後伸展時,雙手合十,兩手的中指頂住下巴骨下方,往上頂(圖3)。如此可以加強伸展的效果喔!   3.穴位按壓 完骨穴 風池穴 天柱穴 按壓這三個頸部重要穴道,可以疏通頸部氣血,促進血液循環,使頸部肌肉更柔軟! 用大拇指,中等力道,按進穴道後,繞圈圈揉30下。每天早中晚三個穴道各按一次,做好保養,和頸椎症候群說掰掰!

過年症候群,睡不好有解方! / 東霖院 林建昌醫師

春節期間免不了吃吃喝喝與親友聚會,過多的人際交往與作息日夜顛倒,容易造成失眠、或壓力過高等症狀,統稱為「過年症候群」。其中最令人困擾的莫過於失眠了!  失眠的原因  當你發現無法在短時間內入睡、睡眠中斷、容易做夢、易驚醒等,這些都是失眠的一種,可用心理因素和身體因素來區分。心理因素是指因為外在壓力引起的負面情緒,而產生沮喪、憤怒、焦慮情緒使得自己無法獲得好的睡眠。而一般人都以為大多數失眠都是心理因素造成,但事實上,身體因素引發的失眠,才佔了大多數。  失眠的簡易測試: 請在三秒內馬上回想起昨天的晚餐吃什麼? 如果記憶模糊,無法立即回想的人,那你可能是會失眠或是已經失眠的人。身體因素造成的失眠,其實大多都是腦部細胞過度使用造成腦細胞功能退化。腦細胞一但功能退化,就會白天活動時產生思慮遲鈍、講話語意不清、記憶不佳、頭暈甚至頭痛,到了晚上入睡時會需要長時間醞釀睡意、容易做夢、容易自己起床不需要鬧鐘。所以當你有上述的的症狀時,簡單來講你的腦袋已經過度勞累,需要好好休息了。  讓腦細胞恢復活力的方法  1.午後小睡片刻  這是我最推薦的方法,短暫的休息可以消除大腦的疲勞感,大大提升認知功能。  2.養成運動的習慣  這裡指的運動是讓心跳變快的運動,依照個人身體條件的不同,可以選擇爬山、慢跑、有氧運動等。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大腦血液循環,幫助睡眠,釋放情緒和增加活力。  3.多補充色氨酸和卵磷脂  色胺酸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血清素可以使人心情開朗,安定神經並引發睡意。卵磷脂可以恢復腦神經之間的聯繫,改善記憶恢復腦功能。  富含色胺酸食物有海鮮、雞肉、奶類和黃豆,而富含卵磷脂的食物為魚肉、蛋黃、黃豆和核桃。 綜合上述兩類食物, 豆漿 是我最推薦的食物,白天喝豆漿可以有效提升腦力,對工作或學業都有幫助;晚餐喝豆漿則是可以改善入睡困難,減少做夢。希望大家都可以藉由食物、午休和運動的調整,來獲得一個白天清醒,晚上好睡的腦袋瓜。  

過年有交際障礙嗎?這樣應對長輩免煩惱! / 橋頭院 吳廣哲醫師

平時處於高度工作、課業的壓力下,農曆過節返鄉還得面對親戚長輩,頻繁人際互動,讓人感到壓力倍增,導致失眠、焦慮、恐慌、心悸、胸悶喘不過氣,甚至憂鬱症狀,可以做些甚麼準備來應對這些關心轟炸呢?  1.調整良好生活作息  逢年過節大家習慣熬夜晚睡、日夜顛倒,但熬夜會讓生理時鐘混亂,神經活性上升,導致血壓和血糖上升,隔天容易精神不濟、情緒不佳...等。盡量11-12點就寢,正確時間的睡眠能消除身體疲勞,分泌較多生長激素,維持身體健康。再來就是要動,陽氣不夠會使人情緒低落,運動讓大腦產生腦內啡,有助對抗焦慮和抑鬱。簡單的跑步、瑜珈都可以,抑或是靜態的冥想、禱告,都具有行陽、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2.委婉又不失禮貌地回答  要先理解到長輩並沒有惡意,就是出自於關心,只是不熟悉也不知道該從何聊起。我們就稍微包裝一下回答的方式,比方說被問到薪水可以回答:收入無條件進位法、薪水加到最大化,不想繼續交流可以快速帶開話題;或是換你丟問題回去。交流就像雙人舞,彼此有互動,問題才不會停留在表面。如果遇到的是較為刁鑽的長輩,不妨來個移花接木,將焦點轉移至其他平輩,就可以遛之大吉,藉故快速離開現場。  3.穴道按摩  • 勞宮穴 位置:手掌中間、食指中指握拳處。  主治:心情容易煩躁、情緒容易失控,暴躁易怒卻又說不出來氣什麼。   • 神門穴 位置:手腕內側小指頭端凹陷處。 主治:睡眠不佳,夜間特別容易混亂。容易受外界刺激、動不動生氣。   • 內關穴 位置:手腕內側中間肌腱凹陷處。 主治:異常精神症狀、易怒容易反抗。心情陰晴不定、整天唉聲嘆氣。   以上穴位按摩的部分可以每次按壓5-10秒,做3-5個循環。 4.服用”心美湯”  主要的核心藥物是 甘草、小麥與大棗 ,是中醫非常著名的治療低落情緒的方,具有養心、安神、調肝、和脾胃等功用,對於緩解焦躁的情緒問題很有幫助,藥性平和是日常藥膳都會吃到成的成分,可以取代飲料又不會有精緻砂糖帶來的負擔,不僅好喝還可以讓你的心情變美麗!

雙管齊下提升免疫力 - 益生茶+穴位按摩 / 尚揚院 高慈婷醫師

「醫生,吃什麼中藥可以增加免疫力?我想先吃來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疫情降級,我還是很擔心家人出門只戴口罩,會不小心被傳染。」  「而且有些場所,已經開放不用戴口罩了,要是免疫力不夠的話, 真的很怕被傳染!」  以上這些,是很多人的心聲,自2019年底疫情延燒兩年來,您是不是幾乎忘記,過去那種可以自由旅遊、大口呼吸、不用戴口罩出門的日常?  全球後疫情時代,身為防疫資優生的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提升個人免疫力」,繼續創造讓全世界都驚艷的防疫奇蹟?  除了積極接種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之外,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在4700多年前就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預防醫學概念。這句古文的詮釋是:維持身體安康的保養方法,必須從日常做起:  1.保持運動,強化心肺功能,把病原抵擋在外。 2.品質良好的睡眠作息,才得以立即恢復體能。 3.攝取均衡營養,讓免疫力的供應能夠源源不絕,杜絕病原入侵。  獨家配方「益生茶」,日常養生茶飲! 為了提升全民免疫力,馬光醫師獨家調配一款,可每日飲用的中藥防疫茶—「益生茶」,來取代容易造成「濕熱體質(註)」 的手搖糖奶甜冰飲。   「益生茶」獨特配方,可以幫助啟動人體脾、肺功能,暢通消化吸收、鞏固抵抗力,達到提升體內「正氣」的效果,形成個人防護罩。  「益生茶」配方: • 黃耆、黨參:養血生津補元氣,增強免疫力  • 絞股藍:抗氧化、抗衰老,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 麥門冬、玉竹:清心潤肺,抵抗肺部發炎、養胃生津  • 金銀花、生甘草:抗菌消炎、預防感冒  • 藿香、陳皮、淡竹葉:清熱解毒、健胃除濕  益生茶口感淡雅清香、入喉回甘,是一款適合全家人日常飲用的中藥保健茶飲。 每包茶包皆獨立包裝,攜帶方便,無需煎煮,可快速、重複沖泡飲用。 從日常提升免疫防護力,遇到疫情爆發流行時,病毒就不容易找上門。   *註:若形成「濕熱體質」,會使毒素不易排出體外,久而久之造成體內容易發炎、免疫力下降。  六個穴道教給你,馬上提升免疫力! 工作閒暇之餘,按摩穴道強健身體,你也可以照顧自己!  • 迎香穴: 通鼻竅、散風熱。 瞳孔垂直向下,法令紋位置,鼻翼兩側各一。  • 氣海穴: 溫陽益氣、扶正固本。 肚臍下2指寬位置。 • 關元穴: 培元固本,適用於元氣虧損、體弱多病的體質。 肚臍下4指寬位置。  • 曲池穴: 疏邪熱,祛風濕,調氣血。 彎曲手肘,外側橫紋尾端

暖身保護做得好,年節掃除沒煩惱 / 明華院 陳美君醫師

農曆年前後,筋骨痠痛的患者往往比平常多,大部分是因為打掃家裡而造成腰部、膝蓋、肩頸或是手部的不適,若能花點時間進行簡單的伸展,以正確姿勢清掃,對於平常比較不常運動的朋友,就能夠預防傷害並減少負擔。  打掃前的暖身非常重要,可參考中醫八段錦,以柔和的運動來活絡筋骨。  護腰重點為「以蹲代彎」、「以腿代腰」 搬重物前先屈膝蹲下,利用身體和大腿的力氣站起來,順勢抬起重物,避免彎腰出力;可以弓箭步掃地代替彎腰掃地,減輕腰背負擔。八段錦暖身可做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及第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  保護膝蓋 避免跪姿,坐板凳時勿使膝蓋高於骨盆,減少膝關節壓力。平時可多鍛鍊股四頭肌,如坐在堅固的椅子,大腿前側肌肉用力,使膝蓋伸直和蹲馬步(八段錦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  肩頸保健要點為「平視代替低頭抬頭」:把需要整理、打掃的目標物,放在目光可平視的位置,身體和脖子維持一直線,避免上斜方肌的緊繃疼痛。八段錦暖身可做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第四式「五勞七傷向後瞧」。  減少手腕、手指的負擔要「以大代小」 以大關節取代小關節出力,避免手腕長時間彎折負重和手指抓握,並選用適合手型的清潔用具。八段錦暖身可做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第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  有四肢勞損、椎間盤突出病史的朋友,可適時穿戴護具,倘若察覺身體不適,要多休息、勿勉強完成清掃工作。對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筋骨問題及衛教資訊,可參閱高宗桂醫師的著作《 中醫骨傷科專家教你搞定全身筋骨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