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2的文章

春養肝保養觀念 / 瑞隆院 劉于華醫師

冬天的寒冷離去,溫暖的春天輕輕的喚醒萬物,萬物藏於體內的陽氣也漸漸甦醒,一年的開始,讓我們循著黃帝內經的智慧,養肝保健。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保持身心舒暢  春天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飲食清淡,避免生氣,肝氣的運轉才會順利,將藏在身體中的陽氣漸漸喚醒,推陳出新、活絡身體。 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也不賴床 ,早起隨心所欲地散步,讓精神更好。  經絡穴位保健  1.推肝經  由鼠蹊部向大腿內側按推,下到膝及小腿內側, 力道需輕柔,一次做3-5分鐘 ,可疏理肝氣,放鬆腿部壓力。  2.太衝穴  • 功效: 具 疏肝解鬱 的功能,適合心情起伏大,容易焦慮生氣的人。  • 穴位: 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兩根骨頭交會凹陷之處。  3.足三里穴  • 功效: 理脾胃、調氣血、主消化、補虛弱  • 穴位: 足三里位於小腿上,當腿彎曲時,可以看到在膝關節外側有一個凹陷,這就是外膝眼,從外膝眼直下四橫指處便是足三里 按摩方式: 拇指指尖對太衝穴和足三里穴慢慢地進行垂直按壓,  ★ 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 每分鐘按壓15-20次。  茶飲 菊花枸杞茶  • 功效: 養肝,清熱、明目  • 沖泡方式: 菊花1-2朵、枸杞子10-15顆,放入馬克杯中,用熱水悶浸10分鐘,可回沖數次。 ✎ Nephrology vector created by pch.vector - www.freepik.com

中醫觀點看濕疹:《熱血中醫教你養好肝》

什麼是濕疹 濕疹 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卻也是最讓人困惑與困擾的問題,似乎只要是皮膚問題都會被歸類為「濕疹」。 濕疹範圍很廣 ,從接觸性皮膚炎、汗皰疹,到四肢的異位性皮膚炎、錢幣型濕疹,和因為過度神經癢的慢性單純苔癬(局限性神經性皮膚炎),還有和異位性皮膚炎息息相關的脂漏性皮炎,相對的也有缺脂性皮炎(乾燥性皮膚炎),例如中醫講的溫經湯方證的魚鱗甲錯,這些會讓皮膚產生發炎、紅腫、組織液滲出或脫屑的皮膚問題,都可以歸屬於濕疹,所以 臨床上也常以皮膚炎跟濕疹互稱。   有些患者會問,到底皮膚乾的脫屑是濕疹,還是有水泡的才叫濕疹?其實這與濕疹類型及病程有關。  西醫皮膚科外用藥物 處理的原則,一般越是急性的病兆,要用越溫和的方式治療;越是慢性的病兆,要用越強烈的方式治療。因為急性期皮膚細胞已經受到傷害水腫了,若再用刺激性強的藥物會皮膚損傷更加惡化;而慢性期皮膚已經增厚,對藥物的吸收力變得很差,若再用溫和或中、弱度的藥物則無法吸收,效果會不好。 濕疹病程  急性期 • 症狀: 皮膚很紅,有水泡,很癢。  • 治療: 抗生素或類固醇 (預防發炎)  亞急性期 • 症狀: 皮膚為粉紅到紅色,水泡較少見,會脫皮但還未到苔癬化的狀態。 • 治療: 抗組織胺(止癢) 慢性期(癢疹Prurigo) • 症狀: 皮膚不紅,甚至是有點暗沉,皮屑變得較多,摸起來比起正常的地方厚,紋路多皮溝明顯,角質層增厚苔癬化(Lichenified)或角質增生裂開(Fissuring)。 • 治療: 類固醇 院長診療室  1.急性期有水泡,可用濕敷、冷敷的方法,以吸收表面的滲出物,讓水泡滲液先乾燥。皮膚科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濕性會滲水的病兆,用濕敷,因為它乾燥時會使水分從皮膚表面蒸發掉,濕敷後皮膚反而會變的乾燥。  2.急性期禁止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3.隨身準備不含類固醇的藥膏、乳液,或紫雲膏,一有癢感馬上用無名指輕輕塗擦,因為無名指是手指裡面最輕柔的力道,而非直接動手用食指或五指摳抓。  4.換藥或擦藥時,不要用水沖洗皮膚,特別是禁用熱水、肥皂或消毒藥水燙洗,可用棉棒沾植物油從內向外擦乾淨。  5.濕疹患者應剪短指甲,避免抓搔或燙洗,使皮疹泛發而加重病情。  6.服用西藥裡的抗過敏藥物有頭暈、嗜睡的副作用,用藥後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司機及高空作業者,在工作期間禁止服用抗過敏藥物。 

皮膚不好,與肝也有關係! / 成功院 杜哲修醫師

中醫學是一門相藝術的醫學,古人常會用一些代號去表示身體與疾病的關係,例如:在現代醫學中的 情緒、壓力就會歸納在「肝」這個系統之中 。本文主題提到的皮膚不好與肝相關,也就可以說是與 「情緒壓力」 有關。  下圖中的病人幾個月前因為寫論文壓力大,熬了幾天夜就變成這樣,兩三天就擦掉一小支可立舒,來到診所時非常慌張,經過我們的合作,到後來完全不需要使用外用藥膏。謝謝病人願意相信我們,在互信之下醫療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不論是 慢性濕疹 、 異位性皮膚炎 都跟 情緒 有很大的關係 ,尤其異位性皮膚炎是種天生皮膚保護力較差的疾病,患者皮膚的水份容易流失,再加上外界刺激進入皮膚,造成皮膚反覆發炎的現象,皮膚越發炎保就越差,再經刺激發炎就越嚴重,此時大多會搔癢,越癢越抓 ,不斷惡化。  記得避開外界刺激  空氣中的 塵蟎、煙霧、廢氣 ,都是常見的皮膚刺激物,所以記得定期打掃環境,以及家中如果有燒香,就盡量別待在那個空間。刺激物除了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之外還有,記得避開皮膚地雷食物!自己觀察看看你是不是吃完其中的什麼之後就容易皮膚癢,如果會就先別吃,倘若你是很容易皮膚癢的癢癢人,那建議就儘量都暫時不要吃。最後, 天氣熱、流汗 是最常見的外在刺激,所以如果你是很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冷氣錢是不能省的,以及如果流汗就要壓乾或是沖水之後壓乾。 維持內在平衡  充足的睡眠 是必須的 ,以及記得適度放鬆壓力,我曾經在門診看過原本控制得非常好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為要寫論文,熬夜幾天之後,異位性皮膚炎大爆發,身體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皮膚都是病灶!所以除了 保濕、避開外在刺激 之外, 維持內在平衡 也非常重要。 ▌杜哲修中醫師 皮膚/減重 → Facebook → 部落格

三伏三九貼,搞what!? / 光華院 吳奕璇醫師

首先你要知道「天人合一」  這不是什麼練武之人才需要知道的,這在中醫理論當中可是相當核心的概念喔!這句話想傳達的理念是我們人身為這個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會順應著環境的變化去做調整跟改變。最白話的例子就是天氣冷的時候,我們會多加衣服、多注意保暖,如此「順天而行」才能讓我們四季都活得健康自在。  再來你要知道「陰陽平衡」  另一個中醫的核心概念就是 如果我們人體能維持一個陰陽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不會找上門! 所以門診中上火的病人,中醫師們都會用藥物處理退火;如果虛寒的病人就會多用溫熱、補養的藥物來溫暖患者的身體。  所以說三伏貼、三九貼到底是什麼?  結合上面說的兩個概念,三伏貼就是選擇一年夏至後隔九日為初伏,以此類推取得「三伏天」,使用有溫熱性質的藥物 如生薑、白芥子 等等做成藥餅敷貼在身上的穴道,讓天氣的熱氣與藥物的熱性藉由穴位加注到體內,進而改善虛寒的體質。 三九貼則是延續這個概念,選擇冬至後每九日為一九,以此類推取得「三九天」,再用藥餅敷貼在穴位上更加強辛溫散寒的效果。 而這個藥餅敷貼的外治法在中醫當中也稱作「天灸」,是由古代就流傳下來不用火的灸法喔!  那我適合敷貼嗎?  • 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鼻炎、氣喘…。  • 呼吸系統疾病: 反覆感冒、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  • 消化系統疾病: 胃痛、腹痛、腹脹、消化不良、慢性腹瀉…。 • 婦科疾病: 痛經、白帶、慢性盆腔炎、不孕症…。  ★敷貼前還是要諮詢中醫師  會貼在哪裡?  通常會針對想要改善的臟腑選擇背後的俞穴以及手部的穴道,另外如果想要調整消化系統或是要改善婦科問題也會選擇腹部的穴道喔! ▌吳奕璇中醫師 -Ovi’s 中醫日常 → Youtube → Facebook → Instagram

防治三高,從養成你我的日常運動習慣做起 / 意凡院 林明翰醫師

隨著時代的進步,加上長時間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民眾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機會大幅增加,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至202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18歲以上成人每4人已有1位國民出現三高的情況,40歲以上國民更有超過六成飽受 高血糖、高血壓或高血脂 所苦,由此可見,『三高』確實已成為現代人的健康隱憂。  除了尋求專業中醫師的用藥或針灸等臨床治療之外,定期檢測血壓、血糖、血脂的數值是否穩定,遵守 『三少一高』-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的飲食原則 ,平時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是很重要的,其有助於控制體重、增進心肺功能,更可以降低血脂和血壓、並有利於血糖的調控。  防治『三高』的運動原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身體活動量以每天30分鐘、每週3-5次, 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佳 ,例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有氧舞蹈、爬山等。搭配柔軟度運動暖身,例如伸展操、瑜珈、八段錦、太極拳等。根據個人體能狀況循序漸進,運動到「微喘、微發汗,但還可以談話」的程度。  注意事項  在運動過程中須注意,若感到身體不適,例如 胸悶胸痛、頭暈喘不過氣時 ,應停止運動計畫,並尋求醫療指導後再開始運動。 體重過重的患者,須注意盡量不要選高衝擊的運動,例如跳、蹲等動作,應採用減輕膝關節負擔的運動為主,例如游泳等。

中醫輔助治療提升乳癌患者存活率 / 尚揚院 高慈婷醫師

乳癌目前為國人十大癌症中的第三位,同時也是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每年有將近一萬七千位婦女罹患乳癌,好發年齡落在45歲到69歲,比西方國家來得年輕約10歲。  中醫輔助療法提高乳癌患者存活率  現今乳癌治療方針裡,中醫扮演輔助治療的角色。2014年國際期刊《Cancer》發表的醫學文獻指出,乳癌患者在進行化療後,若能搭配中醫師診治與處方調理,可減少腫瘤復發及轉移,降低近5成的10年內死亡率,也就是說: 中醫輔助治療,能提高乳癌患者術後及放化療後的存活率,更能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中醫幫助手術前體力&術後傷口癒合  許多乳癌患者在手術後,因上肢循環變差,出現淋巴水腫的情形,而導致手部緊繃僵硬,故臨床上經常使用 活血化瘀、消腫利水 ,例如:越婢加朮湯、桂枝茯苓丸、莪朮等中藥,來改善循環,緩解不適。  出現上述情形的術後患者,更要 避免食用補性溫熱的食材 ,像是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等,以免傷口紅腫發炎、影響癒合。  尚揚馬光中醫診所高慈婷醫師建議:乳癌患者除了在術後尋求合格中醫師協助處理副作用之外,更可在手術前就開始調理,由中醫師診治後,採用適合體質的平和補益方式,不僅能夠幫助術後傷口快速癒合、更能盡快恢復體力,回歸正常生活。  其實,乳癌最令病患難以承受的症狀,是西醫臨床治療乳癌期間,產生的諸多副作用,這些副作用不但會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甚至會阻礙病患走完整個療程,尤其是化學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  使用中藥可避免:乳癌治療後的嚴重副作用  1.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的副作用,採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嘔,如: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2.黏膜潰瘍、口瘡口破 ,中藥選用清熱養陰,增進粘膜修復,像是白芨、蒲公英等。  3.骨髓抑制導致的血球數目下降 ,常用補氣養血,如:黃耆、黨參等。  4.放化療後出現手足症候群 ,用龍膽瀉肝湯加紫草根等,清熱涼血,緩解手掌腳掌皮膚的泛紅、腫脹及發麻、刺痛感。  5.服用復乳納後,若出現關節緊繃、疼痛 ,可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再加上石膏增強退熱效果。  雖然罹患乳癌是生命中的大危機,但同時也是一大轉機。 心境上,要接納目前罹患乳癌這個事實,行動上,則積極採取西醫正規治療、搭配合格中醫輔助調養,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來歷不明的中草藥,即使是親朋好友求好心切代抓、代煎,也切勿以身試藥,避免治病不成反傷身。  至於轉機,重新省思過去可能造成乳癌的危險因子

中醫談三高的治療與保健 / 崇學院 鄭秉濠醫師

何謂三高?  三高是「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三種疾病的統稱。許多慢性病常由三高發展而來,如冠心病、腎臟病、動脈粥狀硬化及腦中風等等。  中醫角度看三高  中醫治療三高與西醫不同,西醫治療三高有分別對應的藥物, 中醫則是將三高視為一個整體 ,為體內運化失常的結果。中醫認為 肝脾氣機鬱滯 為本病的核心原因。人們常因飲食不節,導致肝氣疏泄失常,阻礙脾胃運化,造成體內累積代謝廢物,形成現今的三高。其發展演變,則包括鬱、熱、虛、損四個階 段。因鬱而熱,熱耗而虛,由虛及損,形成三高發展的主線。   中醫治療三高  • 鬱為前期之病因: 起初飲食失調,造成肝氣鬱滯,脾虛痰濁為常見病因,此時需疏肝解鬱、健脾祛濕,常見處方為四逆散、逍遙散。  • 熱為早期之病因: 鬱久則生熱,熱與痰結則為痰熱,熱與血結則為血熱,熱與濕結則為濕熱,常見處方為半夏瀉心湯。  • 虛為中期之病因: 熱則耗氣傷陰,導致氣陰兩傷,這個階段,可能會有身倦乏力、少氣懶言、腰腳酸軟無力,虛弱怕冷等情形。常見處方為沙參麥冬湯及生脈飲。  • 損為後期之病因: 久病入絡,臟腑受損,容易誘發器官病變,如冠心病、腦中風等等。  三高的穴位保健  • 高血壓: 太衝穴,位於足背第1~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功用為平肝熄風。  • 高血脂: 豐隆穴,先找到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就是豐隆穴,功用為去濕化痰。  • 高血糖: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上三寸的位置,在脛骨內側緣的後方。功用為補脾土、助運化。  日常飲食保健  健康飲食口訣:「三低一高」,即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  1.多吃蔬菜及適量水果 ,因纖維會吸附食物中的油脂和膽固醇,然後從大便中排出,減少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  2.減少含高糖的甜點及飲料 ,此類食物易使血糖快速升高,不利血糖控制,也會造成血脂升高。  除飲食控制之外,養成正常規律的作息及適當的運動,便能讓三高遠離你! ✎ Medical vector created by pikisuperstar - www.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