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的理論中,氣和血是構成人體和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兩大基本物質。人體的氣主要有兩個來源,由父母傳下來的「氣」,稱為「先天之精氣」;來自飲食的稱作「水穀之精氣」。氣透過身體不同的運動,推動血液的循環、溫煦身體、防禦外來的侵害。 「血」在中醫理論中,除了血管中紅色的血液,也包括了一切營養物質。血能濡養全身,使皮膚紅潤,毛髮爪甲潤澤,肌肉豐盈強壯。
氣血虛弱的人,容易顯得疲倦、容易感冒、食慾不佳、頭暈、心悸、月經失調。時間久了會轉為「陽虛」,則會出現畏寒、手腳冰冷、腰膝痠軟。氣血的充足與循環的順暢,對氣色的呈現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氣血不足,怎麼會有順暢的血液循環呢?】
若有氣血不足的症狀,要先補足氣血,常用補氣食材有人參、黨參、黃耆、山藥、白朮、甘草、扁豆、大棗;而熟地、當歸、何首烏、枸杞子、阿膠、雞血藤都是非常有效的補血藥物。最簡便的方式,即是將黃耆、枸杞、大棗三味中藥,煮成茶飲或者用保溫杯悶泡溫服飲用。若是手腳冰冷、畏寒者,可加入含有揮發精油的藥材,如肉桂、生薑來溫暖身體幫助血液通達末梢,促進血液循環。
【暖暖腳,全身熱呼呼】
人的足部有膀胱經、胃經、膽經、脾經、肝經、腎經六條經絡循行,透過溫水泡腳,可有效刺激經絡上的穴位,活絡經脈。亦可放鬆小腿肌肉,輔助血液回流,促進血液循環。泡腳盡量在晚飯後2小時再開始,水溫宜在38~42℃,水高淹過內踝上3寸的三陰交穴,持續10~15分鐘,額部微微發汗,切忌時間過長不適。此外,可在足浴桶中加入市售的入浴劑,或將是先熬煮好的藥汁倒入泡腳水中,藥材可選擇生薑、桂枝、葛根、川芎等,每次用量約5-10克即可,亦可發揮創意選擇家中現有的材料,但使用前須注意是否會造成皮膚過敏。皮膚乾燥者,在泡完腳後,要記得擦上乳液,避免龜裂。
要有美麗的氣色與飛揚的神采,除了藥物的輔助,還要有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運動。透過適當的運動訓練心肺功能與肌肉強度,才是解決血液循環不佳的治本之法。
✎ 馬光醫訊149期 :https://ma-kuang.1655.com.tw/new.php?cat=27
✎ People photo created by wayhomestudio - www.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