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會引起腎臟負荷加大,腎臟中具有調控血壓的激素,因此血壓更加難以調控;高血糖也同時會使分解三酸甘油酯的脂解酶活性降低,引起高血脂;最後,高血脂會讓血液變得黏稠,以及在動脈內壁形成脂肪沉積,血管因而變窄,綜合因素之下使得血管阻力提高,進而形成高血壓。三者之間雖會獨立存在但也會相互影響。
治療難搞的三角關係,中西醫各有長處。
西藥控制三高,大多就是利用接受器阻斷的方式或是促進激素釋放的方式控制病情,但是其實身體會疲乏,依賴藥物,總有一天,藥效也會持續降低,如果效果不好,就是不斷的換後線藥物,身體也會難以忍受。這種藥效疲乏就像是拉鬆的橡皮筋,得出更大的力量才能將已經鬆弛的橡皮筋更加拉開。
中醫的強項在於避免療效疲乏的結果產生,並且對肝腎沒有副作用。
治療高血壓,首先排除高血脂與高血糖的關係。
1.高血脂在中醫理論中屬於「痰濁」、「瘀血」。而「痰、瘀」,廣義來說就是屬於身體代謝廢物的阻滯。如何杜絕痰的增生,脾的角色就非常重要。
以中醫的角度,對於高血脂的患者,會給予健脾燥濕的藥物,杜絕痰之根源,並且增強活血化瘀,就是俗稱的「通血路」;以及搭配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可以降血脂的中藥(例如澤瀉)。如此各個中藥互相合作,共同退敵。
2.高血糖,在中醫來說就是「消渴」,「消」就是食物、能量消耗得很快,呈現容易疲勞的狀態;「渴」就是容易口渴,呈現燥熱的狀態。當出現以上的症狀,身體就像是水量不足的汽車,動力不足以及過熱並見。
以正常生理來說,血糖最後儲存在肝臟與肌肉中,血糖才會降低。所以中醫就是幫助補充汽車的水箱並且降溫,以及搭配可以將血糖轉化成肝醣儲存的中藥(例如桑葉),如此便可以有效降低血糖。
在討論完高血脂與高血糖之後,只剩下孤立的高血壓。撇除前面兩個惱人的疾病,高血壓相對簡單許多。血壓的調控,會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環境因素比較好剔除,比如說白袍恐懼症、考試緊張等等。
剩下的因素簡單區分,就是分為實火與虛火,我們聽到「體內有火」都大概知道多少與血壓有關係,而中醫師的責任就在於將身體的火區分開來,並且酌加緩解血管痙攣與軟化血管的中藥,讓患者的血壓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