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電腦、智慧手機等3C產品已經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有許多人工作上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敲鍵盤、滑平板這些看起來不費力的動作,其實對於手腕的傷害是很大的。
「腕隧道症候群」俗稱滑鼠手、鋼琴家手,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勞損造成的疾病。腕隧道症候群是指由手腕部的勞損或損傷,引起腕管狹窄,使正中神經受壓迫,因而產生手腕疼痛、手掌頑麻以及腕關節和手指伸屈受限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由於不會有立即明顯的疼痛感,許多人往往忽略問題的嚴重性,總是拖到無法工作、拿筷子、擰毛巾才驚覺需要就醫。
好發族群
1.女性多於男性,多三至十倍。
2.鋼琴演奏家、長期電腦使用者及手腕骨折或脫位等,都可能造成腕隧道症候群。
為什麼會有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管中受到壓迫,引起一系列疼痛不適症狀。手腕的腕橫韌帶既厚又堅韌,彈性也較差,一旦受到損傷,容易形成無菌性炎症,使得周邊組織腫脹、粘連、結疤,最後導致腕橫韌帶攣縮,使腕管容積變小,管腔內壓力便會升高,壓迫正中神經及血流,因而產生疼痛、腕部功能障礙。
什麼原因會使腕管變狹窄,以致壓迫正中神經呢?
1.腕部創傷:腕部骨折(如橈骨遠端骨折、腕骨骨折)、腕骨脫位、腕部扭挫傷等等。
2.腕部疾病:腕管內有腱鞘囊腫、脂肪瘤等等。
3.慢性勞損:大多來自職業長期的勞損,尤其是工作需要做重複性腕部活動為主的職業,如鋼琴家、電腦操作、機具操作、鉗工、木匠等等。
4.體質改變:如妊娠、哺乳期及更年期婦女。
腕隧道症候群有什麼症狀?
臨床症狀主要以正中神經受壓迫後,引起腕部以下正中神經分配區域的感覺、運動功能障礙。
通常患側的橈側(靠近拇指側)的三個半手指會有麻木、刺痛、燒灼感、腫脹感;患側握力減弱,握物、端物會突然失手,尤其在早晨、夜晚或是過度勞累後會加重,如果做做甩手或是活動過後,症狀會略為減輕。
患病後期很多人會出現患側手部大魚際肌肉萎縮、手指感覺減弱,甚至出汗減少、皮膚乾燥脫屑等問題。
與頸椎症候群如何做鑑別
頸椎症候群:有頸肩臂疼痛病史;患側第五、六、七頸椎棘旁,第五頸椎橫突有壓痛及韌性結節;頸椎X光片正、側及雙斜位,出現與麻痛手指的相應神經分佈定位相一致的影像改變。
腕隧道症候群如何診斷
1.腕部大多有外傷或是慢性勞損的病史。
2.扣診試驗呈現陽性反應(輕扣腕管正中部位的正中神經處,患者神經分布的手指有放射性觸電樣刺痛感)。
3.腕關節掌側酸、脹、痛、僵硬,手掌麻,尤其是正中神經單獨支配的食指、中指末節感覺障礙更明顯;腕部掌側稍偏尺側有壓痛,腕關節僵硬,手指伸屈受限;腕關節背屈,局部疼痛,手掌麻木加劇。
腕隧道症候群這樣治療
理筋推拿手法
1.醫生雙手四指分別托住患者腕背部,雙手拇指向兩邊掰推遠側橫紋處尺橈側骨突,同時過伸腕部,繼之鬆手被動過屈腕部,重複二次即可。
2.以小魚際直擦病灶,來回十次,透熱為度。
3.點按大陵、神門、外關、陽谿、魚際、合谷、勞宮等穴。
藥物療法
宜活血化瘀、溫經通絡,常用方為當歸四逆湯、舒筋活血湯等等。
針灸療法
可取陽谿、魚際、合谷、勞宮等穴,得氣後留針十五分鐘。
居家照護
1.避免手腕長時間固定的重複同一動作,保持適當且規律的休息,避免手腕過勞。
2.操作電腦時必須要保持正確姿勢。
3.休息時可以適度按摩手腕,以緩解腕部肌肉僵硬。
4.適度運動,可以做一些手腕部負荷較重的運動,例如:伏地挺身、推牆,時間不宜過長,以體力與腕部可以承受為原則,大約每天十至十五分鐘即可。
腕部鍛鍊運動
抓空增力
1.將手指盡量伸展張開,然後用力握拳
2.左右兩手交替,每手做十五至三十次,每天可做三至五次。
擰拳練腕
1.雙臂向前平舉,掌心朝上,逐漸向前旋轉,並轉成握拳。(握拳時,要有「擰」毛巾的感覺。)
2.左右兩手交替,每手做十五至三十次,每天可做三至五次。
左右擺掌
1.雙臂向前平舉,掌心朝下,向前尺側、橈側來回擺動。
2.左右兩手交替,每手做十五至三十次,每天可做三至五次。
《中醫骨傷科專家教你搞定全身筋骨肌肉【增訂版】》
✎Business photo created by pressfoto - www.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