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 #防疫 疫情升溫,我還可以看中醫嗎? #清冠一號 每個人都適合吃嗎? 請聽 #屏東院 #李姿宜醫師 怎麼說。 防疫不缺席,馬光助您一臂之力💪 #馬光醫療網 #一直守護大家的健康 --- 👨⚕馬光醫療網 #你的好鄰居👩⚕ 🔎查查附近的馬光在那兒:https://bit.ly/2yowEH3 💡更多中醫小知識:https://makuang168.blogspot.com/ 🔔馬光18銅人頻道:https://bit.ly/38HC3YC #防疫新生活 #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高血壓、心血管等疾病因素造成死亡自45歲至50歲開始,即有明顯增加,為60歲以上的重要死因,單純因高血壓而死亡的比例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而因高血壓所引發之它種疾病所造成的健康衝擊,僅次於惡性腫瘤。 根據2016年統計若以單一用藥人數來看,以「脈優」與其同成分的降血壓藥物患者人數最多,一年有150萬人次。 基於 事先預防重於事後治療觀念 ,建議國人可以多多按壓以下穴位作為居家保健;若是高血壓患者,在藥物控制的同時,輔以穴位按壓,雙管齊下,效果更好。 中醫治療不只依靠病名還要辯證,所以西醫病名高血壓第一步找出是屬於心臟病變涉及中醫的任、腎、胃經絡。其次,找出平衡的經絡:腎包-陽明。最後,再根據全息理論找出平衡經絡的相應穴位:左內關、右湧泉、左豐隆、右三間。依照這三步驟來找出按壓穴位,才是中醫治療整體平衡成功的關鍵。 腎包-陽明(腎經、心包經-大腸經、胃經),四經形成一個整體平衡是依照1.經絡循行時間,腎與心包經相鄰。2.大腸經與胃經同名為陽明經。3.心包經與胃是厥陰陽明別通經的關係。4.腎經、大腸經在時鐘上都是3-5點,是同時辰的關係。 1.內關穴 ,心包經的絡穴,通於陰維。《難經》陰維為病,苦心痛。 2.豐隆穴 ,胃經的絡穴。《玉龍歌》痰多宜向豐隆尋。《針灸甲乙經》頭痛。可見豐隆穴除了降壓也可以降血脂等三高。 3.三間穴 ,屬於大腸經。掌骨是整個身體的全息投影,心臟位於胸部較接近頭部,所以三間穴較適合。 4.湧泉穴 ,是腎經,在足底反射圖的心臟部位,穴感強且威力大,以上四個穴位,可以作為平時的保健按壓喔。